中國男籃 U19 不敵德國:朱正傷病困擾仍發聲,郇斯楠強調學習成長
北京時間 6 月 29 日,U19 男籃世界杯小組賽第二輪,中國男籃以 66-90 不敵德國男籃,遭遇兩連敗。盡管比分差距明顯,但核心球員朱正和郇斯楠在賽后的發言引發了廣泛關注。
朱正:傷病與價值的雙重考驗
作為球隊后場核心,朱正本場貢獻 12 分 4 籃板 3 助攻,其中次節獨率 15-4 攻擊波將分差迫近至 3 分,展現出極強的戰術執行力和領袖氣質。但比賽中他因肩膀舊傷被提前換下,賽后他通過社交媒體透露:"突破時被撞到肩膀,舊傷有些反應,教練出于保護讓我休息。" 這一解釋既回應了外界對其出場時間的質疑,也為教練組減輕了壓力。
談及自身價值,朱正表示:"我的加入為后衛線帶來了不同的組合。" 從技術統計看,他的突破造殺傷率(38%)和助攻轉化率(72%)均為全隊最高,持球突破、三分投射和分球組織的全面能力,確實成為球隊進攻端的 "發動機"。盡管遭遇兩連敗,他仍堅定表示:"我們會卷土重來!" 這種求勝欲和責任感,正是年輕球員稀缺的品質。
郇斯楠:在對抗中尋找成長答案
內線球員郇斯楠本場貢獻 8 分 4 籃板 4 蓋帽,防守端展現出極強的護框能力,但進攻端效率仍待提升。賽后他坦言:"德國隊的經驗和戰術合理性比我們高很多,頂著他們終結非常困難。" 這種差距在籃板球數據上尤為明顯 —— 中國隊全場輸 22 個籃板,德國中鋒施泰恩巴赫一人就搶下 19 個(含 7 個前場籃板),而郇斯楠僅獲得 2 次卡位支援。
不過郇斯楠并未陷入沮喪,反而將這場失利視為學習契機:"通過這場比賽,我學到了如何在對抗中完成進攻。" 他特別提到德國隊的團隊籃球理念,認為這種 "合理分配球權、多點開花" 的打法值得借鑒。事實上,德國隊本場六人得分上雙,而中國隊替補席僅崔新泉得分上雙,板凳得分 9-34 的巨大差距,正是雙方人才厚度的真實寫照。
團隊困境與未來啟示
除了核心球員的個人表現,這場比賽暴露出中國隊的三大短板:一是基本功差距明顯,全場 23 次失誤和 26 投 8 中的三分效率,反映出高壓防守下技術動作的變形;二是體能儲備不足,第三節被德國隊打出 15-2 的高潮,直接導致比賽失去懸念;三是戰術執行力欠缺,面對聯防時缺乏有效的破局手段,內線球員頻繁陷入包夾困境。

主教練韓登在賽后表示:"成績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積累經驗。" 接下來對陣斯洛文尼亞的比賽,將是檢驗球隊調整能力的關鍵一戰。若朱正能帶領球隊拿下這場榮譽之戰,或許能為中國男籃后場的未來提供新的答案。正如更衣室新標語 "記住柏林墻的高度" 所揭示的,這場慘敗不應成為終點,而應是年輕球員們攀登世界籃球高峰的起點。
zoty中欧,zoty中欧官网,中欧体育,zoty中欧官方网站